原神 V4.3角色攻略 雷電將軍七千字解析
來源:9游 編輯:代練通小紅 更新時間:2024-01-09 22:30:50

本文的適中出現的距離參考:
阿貝多陽華10
深淵范圍為25

雷電將軍在官方定位上是一位多功能輔助角色,而我認為他在團隊中的位置是站場主兼備緩解隊伍充能的角色,通常來說,他就是站在場上的一個角色。另外,當草屬性上限達到時,雷電將軍也有超綻放的玩法。
對于雷電將軍本身來說,這張卡極其保值。雖然在輸出方面可能會被后來的角色壓制,但是它所具備的能夠給后排隊友充能的能力,在未來出現后排隊友需要大量充能的情況下仍然會有用。隨著須彌上線,這張卡甚至比稻妻版本更加自由,因為超綻放玩法可以解決傳統雷神Q啟動大世界不順暢的問題。
在此篇文章中,傳統直傷玩法統稱為直傷流,超綻放玩法稱為精通流。
抽卡建議:如果有香班組合且未被占用,或者需要一個合適的超綻放打火機可以考慮拿一個零命收手,如果追求雷神自身的傷害,建議抽到2/3命并拿下專武。同時,這期卡池四星也較為強力,可以考慮入手

雷電將軍的普通攻擊在實戰中很少使用,因此沒有必要提升它的等級。其原因很簡單:當雷電將軍使用元素爆發時,普通攻擊將自動替換為另一個模組,其倍率與元素爆發相同,與普通攻擊無關。
雷電將軍的元素戰技傷害較低,主要作用是掛雷和為元素爆發增傷。
雷電將軍E技能可以持續25秒,冷卻時間為10秒。該技能的循環發動概率非常高。只有在造成傷害時才能觸發掛雷效果。增加傷害的天賦在9級時已經達到上限,可以選擇適當升級,但完全沒有必要升到最高級。
雷電將軍的技能E每0.9秒最多可以觸發一次協同攻擊。該技能提供的Q增傷效果無法被召喚物鎖定面板,而且在實際戰斗中由于其持續時間大于冷卻時間,使用起來非常容易。
釋放E技能后無需等待冷卻時間即可重新觸發弱雷附著效果,但接下來的附著效果需按照常規冷卻器進行。因此,即使連續觸發,也最多每2.7秒觸發一次弱雷附著效果,掛雷頻率不算高。然而,該技能可以作為超絕靈活的隊伍中合格的操作工具。同時,該技能可以作用于不同單位,包括草原核。
釋放E技能時,會在釋放點周圍5米范圍內造成傷害的圓形區域,并在其后續的4米范圍內協同造成額外傷害。此外,由于協同攻擊的判定范圍在敵人附近,因此很適合在草原核附近對敵人進行攻擊。
雷電將軍使用技能釋放E或協同攻擊時,有50%的概率會產生一個雷元素微粒。雖然單次產生的量較少,但由于持續時間較長,整體的產生能力還是相當可觀的。
在游戲聯機狀態下,如果隊友和自己配合攻擊敵人,則隊友獲得的協同傷害為自身協同傷害的20%。但是,如果自己的攻擊傷害并不高,這個特性也就不太重要了。
有多少人喜歡使用胸口拔刀這個技能呢?雷電將軍的Q技能需要消耗90點能量,是所有技能中能量需求最高的一個。不過,它的冷卻時間只有18秒。
當雷電將軍釋放元素爆發后,他可以進入夢想一心狀態,持續7秒輸出攻擊力強大的能量。然而由于卡肉效應的影響,實際上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,通常在9到11秒之間。
倍率和愿力機制有關系,愿力可通過隊伍中其他角色釋放元素爆發或者使用雷神的固有天賦1“其他角色吃球”來獲得。愿力層數可以通過角色背后的光環來確定,滿層愿力的效果為光環全亮。角色需要的能量越多,產生的愿力就越多。當角色的愿力達到滿層時,元素爆發釋放時會消耗所有愿力,且倍率隨著愿力消耗層數獲得增益,倍率很高,后續輸出倍率也很高,搭配上命中率,可以為全隊回能(回能機制會在雷電將軍的固有天賦2中進一步說明)。因此,雷電將軍隊伍組件中常常有能量需求較大的角色,例如班尼特和香菱。
雷電將軍Q之后的普攻和重擊換了一套模組,動作和指令都視為普攻,但是傷害卻與元素爆發傷害相同。因此,Q之后的普攻可以觸發普攻動作的協同攻擊(如行秋和托馬),也可以觸發普攻指令的協同攻擊(如夜蘭)。但是無法享受普攻傷害所帶來的協同增益(如北斗),也無法獲得普攻增益(如角斗士四件套)。然而,Q的增益效果(如絕緣四件套)卻有效果。
Q的出刀為五連擊準備時間為五秒的強雷攻擊,后續普通攻擊或重擊符合元素附著的默認準備時間。因此,掛上雷元素的頻率相對較低。因為這個原因,雷神并不是很適合激化反應體系。盡管可以為了節約其他組件而嘗試組建激化相關的團隊,但因為雷電將軍自身并不是非常適合激化反應體系,一般不建議這么做。
雷電將軍釋放元素爆發后,具備霸體效果,不會被打斷,但能被推動或凍結。其還能免疫感電反應的傷害,這些優化了雷電將軍的輸出效果,讓玩家能夠更好地使用該角色。
雷電將軍Q轉化后的AOE范圍更大了,Q技能拔刀的范圍是一個長方體,長度、高度和寬度分別是13、18、14。此外,Q技能的普攻和重擊范圍比原來大1.5到2.5倍,非常適合對付群體敵人(但是雷神更適合在打樁環境使用)。
建議優先升級雷電將軍的核心天賦Q,因為其提供的東西非常多。但是如果你選擇使用精通流雷神,則無需升級雷電將軍的天賦(因為你用不上)。
隊內獲得元素晶球或元素微粒時也能積攢愿力,主要作用是加快愿力的積累速度,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。
在直傷體系中,雷電將軍必須積攢一定的充能,以確保團隊的回合。這個天賦可以將超過100%的充能轉化為雷電將軍的輸出,每1%的充能超出會提供0.4%的傷害增加。在釋放Q技能后,充能增加0.6%。
雷電將軍在進入Q狀態后,如果他的普通攻擊或重擊命中了敵人,就會為全隊回復能量。每秒最多觸發一次回能效果,且回能效果會受充能轉化所提供的加成影響。以10級Q技能為例,基礎回能效果為2.5。
可以為你突破單手劍或者長柄武器時省下一點點摩拉。省的不多,但總比沒有好。
這里應該算的上生活天賦,再提一句,雷電將軍是原神目前唯一一個無法烹飪料理的角色。

核心技能點確定為第二級別技能點,關鍵技能點確定為第三級別技能點,其它技能點則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來補充。如果作為普通玩家,僅需作為一個能夠累積能量或者投入草系怪獸的載體,那么可以不必添加其它技能點,選擇零級別即可。
以下為命座簡析,注意:命座分析僅針對直傷流進行分析,對于精通流來說,任何命座均無提升。
該命座可以讓雷電將軍的Q更快的積攢愿力,非雷系隊友愿力積攢速度提升20%,雷系隊友愿力積攢速度提升80%。
看著非常多,但是實際上提升相對一般,一般不建議專門為了一命沖。
Q命座的效果是讓雷電將軍的攻擊傷害忽略敵人60%的防御力。對于90級的敵人而言,該命座能夠提高雷電將軍42.9%的輸出能力,對于100級敵人則能提高44.4%的輸出能力。這一命座大幅提升了雷電將軍的輸出能力,使其更適合扮演三拐一主c的角色,成為隊伍中非常強大的輸出者。
Q的等級提高3級。數值增益還不錯,但是不如2命。
13級Q相比10級Q,傷害提升了約18%,但并不會增強充能能力。通常情況下,如果你使用雷電將軍作為主C進行培養,只要抽到這個命座,就可以停止抽卡了。
Q技能結束后,除了雷電將軍自身以外的所有角色攻擊力將提高30%。雖然這個提升看起來數值很大,但只有在第二輪循環時才會生效,并且不會給自身增加攻擊力,因此在三拐一陣容中收益較一般。這個命座通常只對多核心體系有較好的體現,但收益仍不會很高。根據個人需求進行選擇。
升級元素戰技等級3級并沒有太大收益,因為在元素戰技等級為9時,Q加傷已經最大化,自身造成的傷害占比較低。因此,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考慮該命座。
Q后的輸出命中會減少隊伍中其他角色Q的冷卻時間,可以起到縮減循環軸的作用,但是必要性不強,根據需求選擇即可。

雷電將軍目前有兩種流派,分別是直傷流和精通流。對于這兩種流派,需要選擇不同的圣遺物作為裝備方案。
對于使用直接傷害的流派,在選擇圣遺物時要使用指定的絕緣之旗印,而其他圣遺物套裝只能過渡使用,比如宗室等有有效詞條的套裝。原因是絕緣之旗印可以增加充能量和雷電將軍的傷害,非常適合這種流派的特點和需求。
對于使用直接造成傷害的角色流派來說,時之沙應選擇增強元素能量充能效率的詞條,而空之杯則應該選擇增加雷元素傷害加成或攻擊力百分比的詞條。理之冠則是應該選擇雙倍傷害詞條。在選擇副詞條時,應該考慮選擇元素能量充能、雙倍傷害、攻擊力等詞條。
根據隊伍中的增傷拐/攻擊拐數量,選擇攻擊杯還是雷傷杯可以讓你獲得不同的收益。不過,整體收益差距不大,你可以根據副詞條的好用程度來決定選擇哪個。
若想要選擇一件適合流雷電將軍使用的圣遺物,可選性就比較多了。其中,樂園遺落之花是最好的選擇,因為它的特效對于觸發超能力爆發引起的反應傷害增加較為慷慨,最高上限比較高。但是,樂園遺落之花的副作用太嚴重了,如果沒有使用過流浪者角色,建議不要專門去搜集這個本,因為這會對你的體力造成過度消耗。
飾金之夢的理論傷害僅比樂園遺落之花低5%至8%,同時還可以獲得深林的記憶作為副產品。對于熟練使用流派技術的玩家而言,必定會有一人選擇使用草系套裝。因此,對于熟練玩雷神流流派的玩家,刷飾金之夢副本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。
實在沒有合適的四件套時,精通2+2的組合也是可以使用的。
如果隊伍中有草系角色(例如納西妲),并且想要利用深林的記憶套裝的好處來增強其輸出,那么可以考慮使用這套裝備。然而總的來說,不建議普遍使用深林的記憶套裝。
對于熟練掌握流雷神技的玩家來說,必須把自己的等級提升到90級(因為超綻放的傷害與觸發者的等級有很大的關系)。在詞條方面,只需要追求高精通就可以了,因為精通流雷電將軍只需要E來觸發種子,其他詞條基本上是沒有必要的。

對于直傷流和精通流的武器選擇也有所不同。
直傷攻擊類型的武器中,首推薙草之稻光。除此之外,使用帶有充能或雙倍爆發效果的武器也是可行的選擇。
對于游戲《原神》中的角色薙草之稻光來說,它被稱為雷電將軍的專用武器,因為它的特殊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雷電將軍技能的收益,并且可以打出更高的傷害。因此,無論從機制還是外觀上,薙草之稻光都非常適配雷神這個角色。
對于雷電將軍本身而言,魚獲是僅次于專武的選擇。然而,魚獲更適合與香菱搭配使用,因為在零命雷神的雷國隊中,雷神的傷害比例小于香菱。因此,一般情況下,建議將魚獲留給香菱使用。
在這種情況下,無專武的雷電將軍更推薦天空之脊或西風長槍。
雷電將軍通常會攜帶班尼特,這會導致在天空之脊區域收益不如其他地區,但是相比而言可以讓香菱獲得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魚類,因此這是一種合適的配裝方案。
選擇雷電將軍攜帶西風而香菱攜帶魚獲,是基于當下沒有合適的五星武器的情況下作出的決定。這么做的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:
在雷國隊中,零命和無專的傷害占比通常不如香菱,因此讓香菱裝備魚獲這種輸出類型的武器會更加合適。
西風長槍的產球特效只能在游戲前臺觸發。如果雷國隊的站場角色是雷電將軍,就能釋放更多元素微粒,從而進一步降低隊伍的元素充能需求。
如果圣遺物的詞條屬性非常適合,那么可以考慮使用斷浪長鯨武器。對于雷電將軍的團隊來說,這把武器幾乎能夠完全滿足需求,但需要注意武器充能的問題。
此外,可以使用雙爆輸出武器(例如護摩之杖和和璞鳶),但需要考慮它們的充能問題并且它們的特效也可能無法完全發揮。
對于精通流雷電將軍而言,只考慮兩把武器:匣里滅辰與峽灣長歌。由于月卡武器必須高精,而精通流峽灣武器成本也比較高,限制性較大,所以圖片中沒有峽灣長歌。
這個觀點很容易理解,因為匣里滅辰武器的特效對于精通流雷電將軍來說幫助不大,但是它的精通屬性非常適合精通流雷電將軍的技能,而且也不需要額外精煉,符合需求。
對于峽灣長歌來說,只有在高精度下才能發揮出它的精通程度超過匣里滅辰,而且在組隊時需要至少三種不同元素的角色才行,性價比可能有些低。畢竟,峽灣更適合輸出型角色,這樣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。

雷電將軍的直傷流與精通流的隊伍組件是有所不同的。
其中,精通流的下限更高,相對的上限偏低,直傷流養成成本高一些,下限更低上限更高。
直傷流雷電將軍有兩種不同的配隊方式。一種是攜帶高能量的后臺副C或接力C,用于打擊多核體系。另一種是利用雷電將軍自身的高倍率進入三拐一陣容。建議雷電將軍擁有二命及以上才考慮后者這種三拐一陣容。
首先說一下雷神不得不提的多核陣容:雷神國家隊:雷電將軍+行秋+班尼特+香菱
這個隊伍是經典中的經典,使用率一直很高。這個隊伍在對付單個敵人時表現出色,因為除了班尼特的Q技能能提供地板屬性增益和輸出,珍珠還能夠限制班尼特的輸出,并非必須把輸出全部都放在班尼特所在的區域內。同時,這個隊伍的轉換攻擊能力也十分優秀,適用于多波次攻擊的環境(例如本期深淵12-2上半),也有一定的群體攻擊能力。但是由于超載狀態會炸飛小怪,因此對群體攻擊的能力相對較弱。
就是說,雖然可以用夜蘭來代替行秋,但由于軸長相對較短,掛水頻率略低,準備階段容易被打斷,增傷拐對雷電將軍的利用率較低等原因綜合起來,夜蘭并不能帶來太大的戰斗提升。不過,如果遇到了需要弓系英雄的敵人,那么夜蘭是最適合的替代人選。如果在另一個隊伍中也需要行秋,那么夜蘭確實是目前最好的替代者。
夏沃蕾可以考慮替代行秋的位置,使行秋去到下一間房間,這樣就會讓三核變成由雷神和香菱組成的雙核。雖然香菱可以鎖住夏沃蕾提供的攻擊力,但她還是比較適合擔任替補。她可以為雷神和香菱提供一定的傷害補充。
多核體系另一個典型就是影夜芙琴:雷電將軍+夜蘭+芙寧娜+琴
該團隊可以采用雷電將軍、夜蘭和芙寧娜的三核體系,其中芙寧娜的增傷可以讓夜蘭和雷電將軍獲得更高的輸出,利用率也非常高。相比于雷國隊來說,該團隊可以更加安穩地輸出,避免受到內鬼火的影響(比如圣骸獸和本期的水人)。但是相應的成本也更高。
關于雷電將軍的單核體系,有一個經典的隊伍叫做“雷九萬班”。這支隊伍擅長打樁,但是對班尼特Q的依賴比雷神國家隊還要強。因此,打樁過程中畫地為牢的體驗感比雷神國家隊更強,但在面對多波次出怪時,體驗感就比雷神國家隊差了一些(不過可以考慮使用萬葉換溫迪應對,但會損失不少增傷,而且有些怪物溫迪也吸不了)。
建議該隊伍的雷電將軍命格等級至少達到二命以上,而九條裟羅的命格等級應該達到六命。由于該隊伍是單核體系,因此雷電將軍的二命對自身的提升非常重要。如果僅為了深淵滿星,也可以考慮培養零雷六九命格,但是這種情況下需要更長的刷取副本和培養時間。
雖然我一直強調這支隊伍是屬于單核體系,但實際上九條裟羅自身的技能和萬葉染火超載也會帶來一定的傷害(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屬于多核體系,因為隊伍的輸出主要還是來自雷電將軍)。因此,萬葉的雙重擴散技巧在這種情況下就變得非常重要了。具體操作方式可以這樣:先讓雷電將軍釋放E技能,同時掛上雷電元素,然后班尼特只釋放Q技能不放E技能,直到怪物身上出現雷電附著,最后再由楓原萬葉釋放雙重擴散技巧與染火攻擊。
關于新角色夏沃蕾:夏沃蕾的技能模組較為適合進入雷電將軍的直傷體系,故在此加以說明。
許多玩家認為此次更新加強了整個雷九夏隊伍,但是夏沃蕾的部分增益需要超載才能觸發。此外,夏沃蕾和班尼特都沒有脫手火技能,使得超載的有效性有一定問題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后排需要放置一個掛火的角色,比如香菱。香菱可以鎖定夏沃蕾的增益效果,同時還能獲得班尼特的收益,所以一般建議使用雷夏香班的隊伍配置。因為夏沃蕾可以為雷電將軍和香菱兩個角色提供服務,而九條裟羅只能為雷電將軍本身提供服務。在使用夏沃蕾才能觸發超載的隊伍中,一般適用于進行打樁任務。這是因為在打樁時,怪物并不會被擊飛,所以夏沃蕾的使用效果比較好。然而,如果在打散怪的時候使用夏沃蕾,體驗就會很差。此外,由于限制了火雷元素,很難通過塞入一個風系聚怪角色來彌補群攻能力的短板。
夏沃蕾加入隊伍后,可以作為替換班尼特的選擇,因為它的功能與班尼特有部分重合,即可以提供奶和增傷。在面對一些環境比較復雜的敵人,比如圣骸獸和水人時,班尼特內鬼火可能會使生存壓力更大。因此,如果采取這種策略,建議選擇迪希雅或托馬作為脫手火角色,以進一步提高生存能力。例如雷電將軍+迪希雅/托馬+九條裟羅+夏沃蕾的組合。但是,關于數值增益的效果,需要等夏沃蕾實裝后才能確定這種流派的可行性。
接下來是對精通流雷神的分析。通常來說,精通流雷神是超綻放效果的發動點角色。但是,一些玩家認為在超綻放打火機方面,精通流雷神不如久岐忍優秀。但實際上,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,因為兩者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。
久岐忍的優勢是有治療,不額外綁定生存位置,不需要造成傷害觸發,四星角色成本較低。
劣勢則是觸發距離較近(只能觸發雷環附近的怪物),軸短且基本只能卡無縫,頻率較低。
雷電將軍的優勢則是長軸,遠距離,高頻率。
劣勢在于需要造成傷害才能觸發,且沒有生存手段,隊伍中必須額外編入一個生存位置,五星角色抽取成本較高。
雷電將軍進入超綻放隊伍中,需要充足的掛水和掛草以及一定的生存能力。組件替換較為靈活。
這里以雷行白納:雷電將軍+行秋+白術+納西妲作為例子進行分析。
這個隊伍可以充分利用雷電將軍的高出傷頻率提高攻擊效率,因為雷電將軍的技能持續時間較長并且只在自己身上。即使納西妲使用E技能在怪物身上,CD時間也很快轉好,同時白術和納西妲也可以提供雙草共鳴,使得草原核的傷害更高。納西妲的Q技能精通轉換傷害,也可以讓草原核的傷害更強大。
只有二命及以上的夜蘭才能在競爭中表現出優勢。因為零命的夜蘭無法與六命的行秋匹敵,因為它們的掛水比不上行秋,導致產核效率會大幅下降。這個隊伍不是很需要夜蘭的增傷,而且行秋的雨簾劍也能提高輸出的舒適度。
這個隊伍也有一些不足之處:其直接攻擊力較低,對于擅長抵抗草屬性攻擊的怪物來說,會比較困難。不過,由于超級綻放的組合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調整,因此可以通過更換隊友的方式來提高直接攻擊力比例(盡管在草屬性抵抗較強的環境中,一般不建議使用綻放隊伍)。
關于超綻放體系中選擇白術或心海的問題:如果想要利用雷電將軍的索敵能力,可以選擇心海,因為心海有較遠的出傷距離,但這會浪費理論產核效率。如果想要提供更多的直接傷害,甚至在達到上限時可以選擇心海+第二位雙水后臺,然后再加上納西妲來站場。而白術則可以提供更高的產核速率,更好地利用雷神的出傷頻率,但是直接傷害較低,也手短。所以,這兩種選擇都有優缺點,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。
即使沒有心海和白術,其他的生存位也是可以考慮的。比較推薦的生存位置有:瑤瑤(草系生存),芭芭拉(水系生存),迪奧娜(六命的情況下還可以提供一定的精通來增加傷害)。
組件來說只要滿足掛水與掛草頻率足夠且生存沒有問題即可。
對于某些自身充能能力非常低的主控制者(例如優菈),雷電將軍可以作為充能對策卡,實現接力控制體系。例如雷電將軍、優菈、芙寧娜和夏洛蒂組成的隊伍。但是這種玩法無法充分發揮雷電將軍的全部優勢,甚至會與需要在場上站立的直接攻擊流派雷電將軍產生沖突。這種玩法僅適用于當主控制者確實極度缺乏充能時才考慮使用。
雷電將軍的E技能背后的掛雷,可以被視為優質的超導觸發器,有望服務于物理領域。這種技能與典型的缺乏充能的隊伍相配合。然而,由于當前物理領域的限制過大,通常不會考慮這種技能。